张家口的崇礼县,距北京230多公里,距离不太远,现在的高铁一个小时就到了。
北京平原地区的海拔是20~60米,海拔低的地方,冬天不冷,夏天很热,所以北京的平原地区不适宜开展冰雪运动。延庆属于高海拔地区,冬天气候寒冷,所以适宜开展冰雪运动,因此冬奥会在延庆建造了高山滑雪场。
为什么选择张家口的崇礼作为冬奥会场地呢?这是因为崇礼属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海拔从814米到2174米。崇礼县城的海拔就达1300米。大家知道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降0.6度。崇礼县冬天的平均气温是-12度,夏天平均气温是20度,它的特点是冬冷夏凉,是北京人夏天的避暑胜地,在冬奥会申办前几年,我们一些朋友年年去崇礼避暑。
另外,崇礼县城东部山地坡度多在5度—35度,像馒头一样形状的山多的是,非常适合建造滑雪场。森林覆盖率达30%。特殊的地形、气候造就了滑雪的绝佳条件。
崇礼冬季降雪量较均匀,东部山区平均一个冬天积雪厚度达1米左右,较相邻地区多,年均降雪量63.5厘米(现在全球气候变暖,这里下的雪也少了),累计积雪量达1米左右,存雪时间长达150多天,据说从10月下旬下第一场雪就不融化了,一直到第二年5月才融化。崇礼的雪雪质好,颗粒硬度、粘度均符合滑雪标准,是滑雪旅游最适宜的地方。
综上所述,无论从距离、气温、地形来说,张家口崇礼县都是北京冬奥会场地的理想之地。
崇礼冬天的气温不亚于东北,所以就没有必要到东北去举办冬奥会了。
两点。
一,北京是惟一主办“双奥”的城市,离北京近的张家口可以协调主赛场北京的各个项目。
二,交通便利。轨道交通能迅速把各国官员、裁判和运动员送到赛场。如果选择哈尔滨亚布力赛场,一是东北达不到冬奥标准,改造力不能逮,同时影响力不够,观众不多。选择张家口,北京市区至张家口除了高铁外,京崇高速不到三小时就能抵达赛场,观众对冰雪项目喜爱或关心冬奥的人多,当然由于疫情这条因素没有了,但赛场的氛围是东北不能营造的。
东北太冷,不利于保障运动装健康和赛事进程,国际奥组委对举办冬奥会的气温有要求,即:日最低气温不低于-15℃,并不是越冷越好,而东北随随便便就能达到-20℃以下。不符合国际奥委会的要求。
“一起向未来!”
“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
简单五个字,力量无穷。这种力量号召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在奥林匹克旗帜下,携手前行,一起向未来。
凝练、凝结 言简意赅
“这个主题口号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倡议,体现了‘共享办奥’‘开放办奥’的理念,符合当前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条件下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明天的共同诉求,符合奥林匹克运动、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和愿景,追求团结、和平、进步、包容的目标。同时,这个口号言简意赅、易读易记、号召性强。”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陈宁说。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对外传播》主编于运全认为,从信达雅的翻译经典标准看,口号的英文翻译十分传神达意,匹配度高,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感染力强。
“从国际传播角度看,口号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易于传诵,便于传播。既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也蕴含着共建美好未来的人类共同追求。”于运全说。
在于运全看来,口号的三个关键词together,shared和future本身就体现了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理念,在疫情持续蔓延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不确定性的当下,具有价值引领的重大意义。
“相信在口号的指引和激励下,人类秉承“更团结”的精神,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共同价值,定能超越国家、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界限,战胜眼前的困难、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于运全信心满满。
回看主题口号的诞生过程,陈宁一直感叹“凝结了专家学者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和对美好世界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