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首先说观点:当代车王。并且今后会在F1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名人堂车手。
本人差不多05年左右开始看f1,因地理位置优越,家离上赛场近,几乎每年都去现场看比赛,除了中高考两年。见证了车王舒马赫上赛的两次退赛及06年生涯目前为止最后一冠,也是我心中最震撼的一场比赛,从那之后深深的爱上f1,并持续至今……
我不是614的车迷,但是非常羡慕他的车迷。感觉他和篮球界詹姆斯有点像,07年出道即巅峰,一巅十几年……并且最值得说道的就是出道这一年战平了刚刚夺得05 06年世界冠军头哥阿隆索,之后第二年更是完成了积分上的超越。
之后的队友有巴顿,罗斯博格,博塔斯,从对内竞争来看614丝毫不落下风 无论队友是谁,这里面更是碾压了博塔斯。排位赛的刘一圈和正赛的hummer time 都让场上无论队友还是对手闻风丧胆。
614还在赛道上继续书写传奇,虽然我不是614的粉,但不得不佩服他的心理素质以及过硬的车技。对他由黑转路。
我觉得舒马赫,他对车的理解和对车队技术提升的反馈意见都更重要,而且和塞纳,哈基宁,达蒙希尔,阿隆索…那些缠斗在哪个时代吸引了很多车迷让f1更吸引人,舒马赫相当于篮球的乔丹和足球的马拉多纳,虽然冠军没有汉密尔顿多但他对f1的贡献显然更伟大
一、单从数据分析:(密尔顿参赛14年,舒马赫是19年)
(1)参赛次数:汉米尔顿 262 舒马赫 306
(2)总冠军数:汉密尔顿7舒马赫7
(3)领奖台:汉密尔顿 161 舒马赫 155
(4)分站冠军:汉密尔顿 92 舒马赫 91
(6)杆位:汉密尔顿 97 舒马赫68
(7)分站胜率:汉密尔顿35.1%,舒马赫29.7%
二、综合分析
由于舒马赫与汉密尔顿处在不同时期,赛车性能、操控难度、对手能力都不一样,很难只从数据判断谁更伟大,只能说都是各自时代伟大的车手。但如今规则的改变以及赛车科技化的介入,不得不说F1赛车的观赏程度和精彩程度都有所下降,过多电子设备的介入使得车手操控能力的差距逐渐缩小,赛车能力的强大与否更大程度的关乎冠军的归属,车手能力再强没有好车也是无能为力,所以没法对比舒马赫和汉密尔顿谁更伟大。
不同时代没必要比较,都是各自时代最出色的代表。
2024你会因为阿隆索被菜鸟反击而否认他嘛?你会因为舒马赫被螺丝压地上摩擦而否定他嘛?当然不会。
有些人会说汉密尔顿因为车快,哪个冠军不是开着当年最快的车?请举例?!汉密尔顿跨越多个巨大技术变革都能活下来,而有些则消失了。
舒马赫对于大多数内地车迷都是完美集锦,传说一样存在,但他也有血有肉,也有“肮脏”一面,这是顶尖冠军级车手应该有的精神,不影响他的伟大成就。
这项运动,车迷应该珍惜每个时代的顶尖代表。
舒马赫不止是优质车手,还是超级试车手,半个工程师。
法拉利那几年能那么火星,舒马赫的贡献还是很重要的。开几圈就能发现问题,还能协助工程师改进,可以说是对机械天赋惊人了
从2002年开始看f1就被舒马赫所吸引。见证了车王的时代。他不仅是车手,而且还是工程师。亲自参与赛车的设计.改造。驾车和比赛技术更是超一流。这几年确实f1的吸引力在下降。已经很久没看了。
汉密尔顿在一场比赛中跑的距离取决于比赛的类型和赛道的长度。例如,在一场F1比赛中,汉密尔顿通常会在赛道上跑70-80圈,每圈的长度在4-7公里之间。因此,他在这种比赛中跑的总距离通常在250-350公里之间。但对于其他类型的比赛,如马拉松或长跑,他的跑步距离则可能会超过40公里。所以,具体情况取决于比赛类型和赛道长度。
谢邀。
首先说观点:当代车王。并且今后会在F1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名人堂车手。
本人差不多05年左右开始看f1,因地理位置优越,家离上赛场近,几乎每年都去现场看比赛,除了中高考两年。见证了车王舒马赫上赛的两次退赛及06年生涯目前为止最后一冠,也是我心中最震撼的一场比赛,从那之后深深的爱上f1,并持续至今……
我不是614的车迷,但是非常羡慕他的车迷。感觉他和篮球界詹姆斯有点像,07年出道即巅峰,一巅十几年……并且最值得说道的就是出道这一年战平了刚刚夺得05 06年世界冠军头哥阿隆索,之后第二年更是完成了积分上的超越。
之后的队友有巴顿,罗斯博格,博塔斯,从对内竞争来看614丝毫不落下风 无论队友是谁,这里面更是碾压了博塔斯。排位赛的刘一圈和正赛的hummer time 都让场上无论队友还是对手闻风丧胆。
614还在赛道上继续书写传奇,虽然我不是614的粉,但不得不佩服他的心理素质以及过硬的车技。对他由黑转路。
2007是汉密尔顿登陆F1的第一年,也是他效力迈凯伦的第一个赛季,在澳大利亚揭幕站,汉密尔顿夺得了季军,在第一次参赛就登上领奖台,随后,他连续9个分站都进入前三,并在加拿大分站第一次赢得杆位及分站冠军,到最后,他成为了冠军的热门人选,可惜最后两站发挥欠佳,最终只能以1分之差屈居年度亚军,但汉密尔顿已经向世人证明了他的实力,全年获得10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