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东京奥运会入场举旗,2021东京奥运会入场举旗视频

tamoadmin 热点聚焦 2024-04-28 79 0

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理论,是如何残害中国人?

不同意残害中国人这个观点,朱熹所说的“灭人欲”,并非消灭人的合理欲望,而是消灭非份的欲望,人世间之所以存在各种罪恶,原因就在于人存在各种欲望,这些欲望绝大多数离不开财色名利,为了满足这些欲望,一些人就开始逾越道德和法律界线,不惜铤而走险,不仅危害社会,也损害自己的家庭,所以说,为了社会的安宁,必须抑制住自己的各种不合理欲望。

不可"断章取义“,更不能"望文生义",也不能无脑子地"人云亦云",要正确理解其含义及前因后果,原意应该是"做人心中始终要有天理(公理良知),有违天理的个人私欲要消灭(不能有)"。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存天理、灭人欲","克己复礼",都是教导我们不能"我行我素、任性妄为"。什么事都要讲规矩,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依法治国也好,以德治国也罢,都是规矩,都要人来遵守,社会才能有序、正常运转,否则,毫无章法、毫无节制,社会就要乱套了,还谈什么社会和谐、稳定、太平盛世?!

“存天理,灭人欲”其实是程颢、程颐提出的。先不论这句话的出处。如果说这句话残害了中国人,那么说这句话的人实在是有点儿冤。

2021东京奥运会入场举旗,2021东京奥运会入场举旗视频

其实这句话并没有错,而是后人理解有偏颇。

天理是自然之理,是万物之常理,是事物本来的规律,是社会秩序,是人的道理、情理。

“人欲”和“天理”是相对的。虽然人和动物有区别,具有人性的一面。但是终究还没有完全丢掉动物的原始习性,仍有不人性的一面,或者叫“***”的一面。正常合理的“人欲”就是天理。而那些过分的、多余的、甚至是罪恶的“人欲”,也就是“***”的欲望,就应当灭掉。

怎么熹提出门“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残害中国人有事实?“存天理,灭人欲”不过是在特定的历史情况下而指倡的,你怎么当成了永久的“真理”?再说中国人思维成为语言是呈漠糊性的,是意指性而非是现今人以西方概念引导下的确然性。如若哪样理解哪么现今社会曾经的计划生育你是否也同样认为残害中国人?

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理论,是如何残害中国人?

答:读一段古文吧!《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

上文在说什么呢?“人生下来本来就好静,那是先天所赋予的本性;有感于外物影响逐渐变成好动,是由于本性受到了引诱。人与外事接触,表现为两种态度:喜好与厌恶。喜好与厌恶不受到来自于内心的节制;外物的不断引诱,不能反躬自省,那么天性就会完全丧失。外物本来就在不断影响着人,人如果不在心中对喜好厌恶有所节制,那么就等于是外事度化了人。人被外物度化,就会天性丧失放纵人欲。这时就会产生悖逆诈伪之心,干出放纵胡作非为之事。到时强者胁迫弱者,多者暴虐少者,巧智者诈伪愚笨者,勇猛者折磨怯懦者,有病者不想养,老幼孤独者没有关怀,这是大乱之道。”

朱熹老先生看到这段文章,在那时拍案击节,说了这么一句:“存天理,灭人欲。”只有上一段话明白,才能进入礼乐的康庄大道,否则,又焉能上升至礼乐境界呢?何况老先生也说不出这样的高论呢?只是总结了一下而已。

至于残害之说,该不会想来个“文字狱”吧,看着题目暗藏杀机,让人害怕呢?敬奉!2021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