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性骚扰的受害者权利
一、界定职场性骚扰
职场性骚扰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发生的不受欢迎的性行为或言论,这些行为或言论可能会侵犯他人的尊严和权利。职场性骚扰可以以各种形式出现,如言语侮辱、无关的性评论、不恰当的肢体接触、性暗示等。界定职场性骚扰是一项挑战,因为每个个体对于何为骚扰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虽然在每个国家和组织中的定义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职场性骚扰包括以下特征:行为或言论是不受欢迎的、侵犯他人的尊严或权利、对受害者造成心理或情感上的伤害,以及行为的性质是否合理可接受。性骚扰不仅仅限于显而易见的行为,也可以包括非语言的侵犯,如唐突的注视或有挑衅性的微笑。
二、受害者权益保护
遭受职场性骚扰的受害者有权依法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例如,傅某为追求同事王某,不断打电话,频繁发短信,内容低俗、语言污秽。王某不堪其扰,告知单位。傅某在单位要求下两次写下保证书,但行为不改。2020年5月26日,王某以傅某骚扰、恐吓为由报警。6月8日,某市公安局某分局确认傅某于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15日期间,违反法律规定,多次以发送骚扰短信、拨打骚扰电话方式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决定给予傅某行政拘留七日并处罚款200元。因傅某频繁骚扰,王某被医院确诊患有抑郁发作,伴精神病性症状。审理***认为,傅某的行为给其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损害,故判令傅某赔偿王某精神损害抚慰金30000元及医疗费等61804.2元,并向王某书面赔礼道歉。
三、***途径
在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并且明确规定了受害者的***途径和反性骚扰的职责部门。如果发现有人对员工进行性骚扰,应该立即向公司或相关部门报告,并寻求帮助和支持。同时,公司也应该采取措施,防止这种行为的发生,并对受到伤害的员工提供支持和保护。
四、法律支持
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妇联会同全国总工会发布典型案例,介绍一起强制猥亵案,惩治利用职场地位优势侵害妇女权益的犯罪行为,鼓励妇女在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性骚扰和性侵时敢于声张。此外,《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五、心理影响及应对方法
职场性骚扰可能会对受害者的心里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受害者应该迅速采取行动,并表达自己的不满。向骚扰者明确传达不欢迎其言行,并要求其立即停止。同时,受害者应尽可能收集有关骚扰行为的证据,如记录言论、保存短信等。这些证据将有助于进一步调查和处理这起事件。
六、组织的责任
组织应制定明确的反对性骚扰的政策,并确保所有员工都了解该政策的内容和相关程序。定期开展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职场性骚扰的认识和意识,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技能。如果有职场性骚扰的指控,组织应迅速展开调查,并采取适当的纪律措施以保护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