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挑战与对策

tamoadmin 球队新闻 2024-04-25 59 0

课程思政的挑战与对策

一、课程思政面临的挑战

1.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问题:在一些专业课中,由于受到体制机制的限制,课程思政教学部分往往流于形式,导致思政教育体现出较强的主观色彩,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有些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将思政内容讲解独立出来,导致整个课程出现教学内容分化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有关知识。

2.教师能力与素质问题:在一些高职院校,虽然产教融合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但在教育主体的多元性下,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和连续性。学校与企业对思想育人的重视程度不同,可能导致“课程思政”的衔接断裂。此外,企业相关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也将影响“课程思政”的有效性。

3.教学方法与手段问题:在一些课程中,教师可能难以找到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来有效地融入思政元素,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例如,有些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缺乏科学系统的思维,没有从“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中应遵循的原则出发,制定可实施性较高的教学改革方案。

课程思政的挑战与对策

二、课程思政的对策

1.提升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能力:教师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需要充分认识到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努力提升自己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教师应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体系,既要传授专业知识,也要加大对学生思政素养的培育。

2.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使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共生共长,需要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内涵,设计好课程思政教学。例如,可以通过组建课程思政红色财经宣讲团、财经素养课程共建小分队走进小学、社区、街道和乡村等,开展红色财经宣讲、红色追忆、红色财经图片展等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与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等。

3.加强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在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增强教师对专业学科思政教育功能的认识。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时,应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其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体系。

4.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了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加强党委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形成全校上下关心和支持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还需要注重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的提升,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