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多元解读的概念
文本多元解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的内涵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的方式及结果。这种解读方式强调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想方法认识到种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主题。这些对作品或文本主题作出的能够为人接受的种种阐释和理解就是作品或文本的多元主题。多元解读的“多”指理解的角度多,层面多,背景多,文化差异多,还包括不同个体的不同解读和同一个体在不同环境和阶段的不同解读等。
文本多元解读的重要性
文本多元解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热点话题。承认文本或作品主题的多元性,引导学生发现阐释文本或作品的多元主题,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而且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学对其它学科教学应承载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多元解读有助于尊重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从传统的“一元解读”到如今的“多元解读”,是语文教学一个重要思维转向,由过去的直线式灌输到现在师、生、文本的交互式对话。
此外,多元解读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文本的解读必然会出现丰富多彩的答案。教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不变差异与可变差异对文本解读产生的多种心理需求。不能用一种模式、一个标准来规范学生的认知,也不能对所有的问题都进行终极性的解读。
然而,多元解读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阅读教学的混乱现象。一开始学生觉得轻松自由了,甚至可以胡思乱想、胡言乱语了,似乎进入到了“自由王国”。教师呢?有时束手无策,左右为难,“传道”和“解惑”的功能似乎在慢慢地退化。因此,多元解读虽然重要,但也需要在一定的框架下进行,不能无节制的放任学生的自由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