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方法

tamoadmin 球队新闻 2024-04-25 38 0

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方法

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它涉及到多种训练方法和技术。以下是根据搜索结果整理出的一些主要方法:

1.心理训练方法

1.1

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是根据比赛任务和对手情况进行模拟心理训练。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运动员在赛前对对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而减轻紧张的心理状态,树立自信,提高临场适应能力,进而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

1.2

意念训练法

意念训练是一种通过反复想象和陈述来达到心理训练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运动员可以在头脑中反复想象预先设计好的各种情景,如放松情景、动作过程、比赛情景等,进一步强化放松的身心体验或成功的动作感觉,或比赛成功发挥的情景等,同时有目的地调节情绪状态。

2.增强心理素质的方法

2.1

渐进放松训练法

渐进放松训练法主要是通过16组肌肉群紧张和放松的交替进行,使被训练者由感知对比而更深刻地体验肌肉放松的感觉。当身体的主要肌肉群进入放松状态后,不仅躯体紧张得到缓解,紧张情绪也能得到调节。

2.2

自生训练法

自生训练法主要通过陈述一系列沉重、温暖、安静等暗示词语,达到对此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控制,进而调节身体和心理的紧张状态。暗示词语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增减或创编。

2.3

气功训练法

气功是我国几千年来健身祛病的体育锻炼方法,它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练功方法和经验,是心理训练这门年轻的心理学科发展的基础之一。

2.4

表象训练法

表象训练法是通过在人的头脑里反复想象预先设计好的各种情景,如放松情景、动作过程、比赛情景等,进一步强化放松的身心体验或成功的动作感觉,或比赛成功发挥的情景等,同时有目的地调节情绪状态。

2.5

暗示训练法

这种训练可以随时进行,其方法主要是通过反复接受自己或他人有意义的语言,以促使自身出现各种积极的反应。从而达到调节情绪过度紧张的目的。

3.稳定心理素质的方法

3.1

提高主体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心理的稳定性与人的主观心态有关。如果一名运动员对所从事的活动目的明确,任务理解深刻,他就会抱以积极的态度,有意识的控制自我,对训练内容引起注意。

3.2

心理的稳定性与对象的特点有关

内容丰富的对象,心理容易稳定。因此,从新队员入队的第一天起,就进行队史教育,增强队员事业心与荣誉感,使队员对训练有紧迫感增强责任感,唤起队员从事训练队自觉性。

3.3

以身作则,严格训练计划

要做到精心组织、严格训练,培养队员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刻苦训练、严格要求自身的习惯。

4.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兴趣

兴趣是人所具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它不是先天固有的。兴趣和心理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它是培养心理品质的重要条件。在培养队员直接兴趣外,还要培养队员活动目的简介兴趣以及强烈的求知欲望。当队员对所从事的运动发生兴趣时,而且在训练和比赛中又能取得较好成绩时,那时他的注意力就会自然而然的集中到所从事的活动中去。

以上就是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的一些主要方法,这些方法需要在教练员的指导下进行,并且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到效果。

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