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教学评价改革的基本趋势
国际上,教学评价改革的主要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注重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的培养和教育。例如,英国在教育基本法中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公民素养教育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和目标。澳大利亚则将公民教育内容穿插在政治或法律等课程中进行。
2.关注学生个体的主动发展: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尝试实现小班化与分层教学。这是因为学习者自身条件和学习兴趣的不同,导致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也各不相同。因此,课堂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
3.促进课堂空间的开放: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在逐渐改变,教师不再只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更多地参与到学生的互动中,力图实现教学过程的互动性、趣味性,并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来让学生“发现”知识。
4.丰富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课堂教学改革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人文气息与生命活力,改变了过去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注重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渗透式地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并加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
在国内,教学评价改革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基本趋势和特点:
1.淡化评比与选拔,强调促进教学质量改进与提高: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而忽视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则强调发挥评价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改进与提高的作用。
2.注重教师的自我评价,并将自评和他评有机结合:在评价主体上,改变过去教师被动接受评价的局面,注重教师的自我评价,并将自评和他评有机结合起来。
3.既重视教师的教,又关心学生的学:评价内容上,既重视教师的教,又关心学生的学,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和谐发展。
4.体现灵活性与开放性,弘扬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在评价标准与要求上,体现灵活性与开放性,弘扬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教学。
5.重视案例分析、课堂观察和成长记录袋等质性评价方法的应用:在评价方法上,重视案例分析、课堂观察和成长记录袋等质性评价方法的应用。
国际上和国内的教学评价改革趋势有所不同,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教学评价改革都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角色转变,从过去的主导者变为现在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此外,两者都强调课堂教学质量的改进与提高,以及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
总的来说,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教学评价改革都朝着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这些趋势表明,教学评价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终身学习者,这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