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方法
足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是现代足球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根据搜索结果总结的几种有效的培养方法:
心理训练是对运动员的心理施加影响的训练,它是直接转化人的“内心世界”的特殊教育过程。心理训练的内容包括心理状态、情绪波动等方面的变化,目的是使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逐步接近最佳化的程度以满足提高足球运动水平和增进身心健康的需要。
心理训练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表象训练、模拟训练、念动训练、自我控制训练、放松训练、心理适应训练等。这些方法和手段的使用必须首先有利于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并在比赛时达到运动竞技能力的最佳状态。
足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运动,它把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和心理要素融为一体。在比赛中,要求运动员具有优良的体能作为基础,来支撑技术和战术的发挥,并迅速地反应各种战术变化。因此,要高度发展运动员耐力、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
心理训练与体能相结合,身体素质是一切技、战术的基础,若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运动员在比赛中容易产生疲劳、受伤和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现象,这就使得运动员的精神和思想上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害怕比赛、厌倦比赛,对运动员技、战术的发挥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心理训练与技、战术结合,足球运动是以动作多样、结构变化大、反应迅速、敏捷为主要特点。而所有动作技巧都是以动作定型为生理基础的,但这种动作定型是根据比赛的复杂条件而灵活改变的。比赛的胜负,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是否具有高度的协调性和准确性,而这其中也包括很大的心理因素的影响。
模拟训练实际上就是适应性训练。模拟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对于比赛对手的适应能力,而且还可以克服运动员心理紧张,增强信心,保持良好而稳定的情绪等都大有裨益。在模拟训练中,组织训练的主体,即教练员或心理学专家,主要通过所制造的模拟条件对训练的客体,即运动员,实施心理训练和控制。
模拟训练包括实景模拟训练和想象模拟训练。在模拟比赛的实际进程和条件的状况下进行训练叫实景模拟训练。如中国足球队在第24届奥运会赛期间,为战胜香港队而稳获小组出线权,在广东曾以广东队扮演港脚的角色,多次进行模拟训练和比赛。而组织想象模拟训练时,则不必造成真实的比赛情境,而是利用多种视听手段,引起运动员的想象,以便在心理上造成对比赛气氛和情景的模拟。
注意力集中就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能持续和全神贯注于一个确定目标,不为其它念头所分散的一种能力。在足球比赛中,由于某一个运动员往往一瞬间的注意力不集中,会丧失整个比赛的优势。
影响注意力的因素很多,如比赛的压力、对手的表现、裁判的判罚等都可能影响运动员的注意力。因此,教练员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帮助运动员提高注意力的集中度和稳定性,例如通过心理暗示、放松训练等方式帮助运动员调整心态,保持冷静和专注。
在比赛的过程中和比赛的结果上,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转换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培养运动员的心理调节能力。
心理转换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帮助运动员建立正确的输赢观念,理解比赛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胜利,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提升自己;二是培养运动员的良好比赛态度,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三是通过各种方式帮助运动员调整心态,如通过心理辅导、放松训练等方法帮助他们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通过上述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足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从而在比赛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