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不是常胜将军,曼昱偶尔失败一两次也很正常,有利于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更有利于提高和前行。曼昱能从同时代的运动员中脱颖而出,也是她努力奋斗的结果。支持王曼昱!
王曼昱输给了孙铭阳,终结了本轮乒超联赛的十一连胜。有的人就不淡定了,认为王曼昱面对伊藤没有胜算,中国女乒仍没有找到破解伊藤招数的办法。我们知道,孙铭阳打法酷似伊藤,以凶狠力量大见长,但孙铭阳在速度上,技术上与伊藤尚有很大差距。而王曼玉与孙铭阳力量上稍逊一畴,但速度上明显高于孙铭阳。王曼昱虽说输给了孙铭阳,但一次失败说明不了什么,不足为惧,面对伊藤肯定还是有胜算的。我们还是应对王曼昱充满信心,希望在下月的年终总决赛上,如果王曼昱与伊藤交手,王曼昱一定能够用实力证明自己。
首先必须纠正一点,孙铭阳除了胶皮和伊藤美诚一样之外,打法毫无共同点,更不可能酷似。
18-19赛季乒超第七轮爆出大冷,鲁能女队头号主力王曼昱0-3不敌八一女队孙铭阳,乒超11连胜戛然而止。
由于孙铭阳的球拍胶皮和日乒伊藤美诚一样,都是正手反胶和反手生胶,所有很多人误解为她的打法和伊藤美诚相似,其实并非如此。
伊藤美诚身材小巧灵活,属于近台快攻打法,利用速度和预判能力压制对手,而孙铭阳的体型健硕,有女乒大胖之称,根本不适合伊藤美诚的打法,她是正宗的弧圈球相持打法,靠力量和质量致胜,在女队中独树一帜。如果一定要给孙铭阳找个模板,也只能是李晓霞和陈梦,区别在于,她的击球力量过大,反拍有一手高质量的弹击,这一点倒是颇似男队大胖梁靖崑。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朋友应该明白了,孙铭阳打破王曼昱的不败金身,靠的是球路相克。王曼昱今年赢遍全世界,横扫丁宁和朱雨玲,和刘诗雯互有胜负,唯独害怕陈梦,根本原因在于其身体相对瘦弱,力道不足,在相持中招架不住陈梦的连续大力击球,此番输给孙铭阳,也是这个缘故。
事实上,孙铭阳虽胖,但并不笨拙,这样的身体条件,几乎相当于男子选手参加女子比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孙铭阳发挥的好,可以战胜任何对手,在赢王曼昱之前,她赢过伊藤美诚,不久前还险些掀翻刘诗雯。只不过孙铭阳只有19岁,且缺乏国际比赛经验,临场应变能力和稳定性都不足,所以一直没有打出成绩。
至于王曼昱的连胜记录被终结,或许也是一件好事,最近几个月她打了太多的比赛,几乎没有任何休整时间,身体恐怕早已不堪重负。如今放下记录的包袱,可以轻装上阵,或者休整一下,以避免伤病。
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孙铭阳完胜王曼昱!
国内联赛如火如荼进行中,昨天联赛排名第一的山东鲁能.潍坊高新主场对决八一南昌。结果是八一南昌大比分3/2击败领头羊鲁能.潍坊高新。
值得一提的是,孙铭阳双杀两个小魔王,陈幸同和王曼昱。孙铭阳担任八一一单,先是3/2战胜陈幸同,后是对决鲁能一单王曼昱,令人小有意外的是孙铭阳3/0零封王曼昱,算是个小冷门。
要知道,王曼昱现在呼声极高,大有后来居上,争班夺权之势,好多业内人士和球迷看好她,就连央视解说杨影都说,王曼昱的横空出世,打乱了国内女乒的格局,使东京奥运会的名额陡生悬念,扑朔迷离。
可是最近王曼昱的成绩喜忧参半,先是瑞典战和奥地利两输陈梦,这次又输孙铭阳,可见王曼昱并不是很稳定。首先说她是肖战爱徒,现在肖战形影不离,为其量身定制技术和完善技战术。
肖战的想法很简单明确,就是想在最短时间内缔造传奇,再创女版张继科的宏伟蓝图。这种想法是好的,成了国家有荣誉,肖战和鳗鱼名利双收,三全其美。可是肖战亦或忽略了一个问题,男性化打法需因人而宜,毕竟男子和女子之间从根本上存在差异。
孔令辉说过,张怡宁在王励勤面前需让5.6个球,全是漏洞,这话当时也许没多少信,但是处于现在女子偏男性打法的当下,都在追求这种打法,可是是否绝对可行,还有待考究。
男性打法最厉害代表就是号称李大锤的李晓霞。她退役后,女乒这打法在盛行模仿,可是真正有所建树的不多,只有三小魔王比较凸出一些,尤为明显的当属王曼昱。
鳗鱼现的节奏就拜肖战所赐,鳗鱼身高臂长是先天条件决定的,是长处。可是身体孱弱,力量不足后天弥补是有困难的,再言之,鳗鱼头脑一般,不够聪明,这是最大的短板。如今的鳗鱼必须霸王硬上弓了,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因为打法大框架定型了,不可能大的改变。目前看来,伤病、不聪明和体质体能将决定她能走多远。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孙颖莎小王曼昱一岁,日本公开赛一战成名,后来被采访说,以后会越来越难,技术到了一定水平时,需要高人点拨的,没有的话,2024你就会被针对你的人研究,研究透了你,胜算有几何?结果莎莎一语说中,后来调了教练,个人被针对了,就现在这样了。
鳗鱼现在就有步莎莎后尘的意思,可她比莎莎幸运的多,肖导时刻在身边,所以取得了两次团体赛冠军和三站公开赛冠军。枪打出头鸟,你出来了,别人就研究注意你了,冲击你,从永远不会变。
丁宁为什么连输鳗鱼,也是被冲击的结果,宁队在明处,世界球员都在暗处使劲,王曼昱也不例外,年轻又是资本,打败宁队不奇怪,和这个现象目前只限于小赛事,真到奥运会上,情况会不同,宁队大心脏,大赛形选手,到时输赢不好定论。
谢邀。
孙铭阳和王曼玉同样是年少成名的乒乓好手,王曼玉的厉害在于拥有机会把握机会的能力远超孙铭阳,已经多次在国际性大赛中非常冷血的证明了自己的绝对实力。即便遭遇近来势头正盛张狂诡异至极的伊藤美诚,亦互有胜负。王曼玉频繁参赛本身是一柄双刃剑,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的同时也被对手反复研究。人都有软肋,技术也一样。偶尔被孙铭阳这样原本实力不俗,打法上拼命三郎式的个性化选手击败,很正常的一件事。不过值得重视的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是:在大赛中频繁击败国乒一众顶尖高手的人,包括伊藤美诚,技战术运用远没有想象中复杂,无非就是近台作战,向前三板要质量,实施快准狠的闪击战,甚至简单到直接的接发球抢攻得手。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反观我们宇宙级别的选手瞬息万变之际的表现,就显得有些匪夷所思的拖泥带水畏首畏尾了。如何突破急功近利僵化保守的思维模式?如何轻装上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如何提升逆境中的爆发力应变力和即战力?我想这才是最值得我们国乒选手和教练组反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