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是第13届冬季奥林匹克残疾人运动会。这是首次由主办国首都举办的冬残奥会。届时2024,北京将迎来世界各地的冬残奥会运动员裁判员和大会工作人员,迎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官员。北京将以崭新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预祝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圆满成功。
残奥冰球原名冰橇冰球,是冬残奥会两个冰上比赛项目之一。该项目在第一届冬残奥会上被列为表演项目,在第六届冬残奥会上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北京冬残奥会残奥冰球比赛设一枚金牌,将在国家体育馆举行。
残奥冰球选手都是下肢有残疾的运动员,坐在冰橇的特制座椅上参加比赛。冰橇至少长80厘米,下方固定1至2个冰刀,座椅离冰面很近。运动员的冰橇一般根据规则和自身实际情况量身定做。球杆两端的形状和功能不同,杆柄顶端为齿状,用来推冰滑行;像船桨的一端是杆刃端,用来击球。
冬残奥会冰球比赛场地规格与冬奥会完全一致,比赛规则基本相同。共有8支参赛队伍,每队可由15名男队员参赛,或者最多16名队员参赛,其中至少包含一名女队员。双方各派出包括守门员在内的6名队员上场,比赛中可随时换人,且没有名额和次数限制。
每场比赛共进行3局,每局15分钟,局间休息15分钟。若3局比赛结束时两队比分相等,则进行加时赛。加时赛一旦进球,比赛即结束。加时赛结束如仍平局,双方将通过射门比赛决出胜负。比赛分为预赛、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决赛。其中,预赛分为两组,进行单循环赛,每组前两名进入半决赛;半决赛进行交叉淘汰赛,胜者将进入决赛,决出冠亚军,负者决出第三、四名。
2022北京冬奥会比赛项目——高山滑雪
高山滑雪起源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地区,故又称阿尔卑斯滑雪。高山滑雪是在越野滑雪基础上逐步形成的,1936年起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
比赛场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高山滑雪比赛将在北京市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进行,设有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超级全能、滑降5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分站姿、坐姿、视力障碍三个组别,共将产生30枚金牌。
残奥高山滑雪各小项比赛场地落差各不相同,范围一般在140米至800米之间。三个组别采用相同的滑行路线,一般滑行顺序为视力障碍组、站姿组、坐姿组。比赛结束后,各组别运动员实际比赛成绩乘以相应的分级系数,才是最终成绩。其中,滑降和超级大回转属于速度系列项目,通过一次滑行成绩决出名次;大回转和回转属于技术系列项目,名次按两次滑行成绩合计计算;超级全能项目名次则按第一轮超级大回转、第二轮回转项目成绩相加计算。
残奥高山滑雪比赛各组别装备有所不同。单下肢运动员使用单滑雪板加助滑器,或佩戴假肢使用双滑雪板;截肢或脊椎损伤截瘫的运动员,使用坐式滑雪器加助滑器,坐式滑雪器下面一般安装单只雪板;视力障碍运动员的比赛,由领滑员使用对讲机或扬声器引导配合完成,全盲运动员则需要佩戴全黑镜片滑雪镜。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共有78个小项
北京2022年冬奥会共设7个大项(滑雪、滑冰、冰球、冰壶、雪车、雪橇、冬季两项)、15个分项(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跳台滑雪、越野滑雪、北欧两项、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冰壶、雪车、钢架雪车、雪橇、冬季两项)和109个小项。
其中,女子单人雪车、单板滑雪障碍追逐混合团体、自由式滑雪男子大跳台、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跳台滑雪混合团体、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为7个新增小项。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共设6个大项(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冬季两项、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单板滑雪、残奥冰球、轮椅冰壶)和78个小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