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配位的字面意思就是“一个人自身的德行,无法与他所处的社会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
” 其中“德”即是对道,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传播。 “位”就是我们的待遇,就是我们的德行不配我们的福报。“配”就是相配、符合、相当、般配、匹配。 然而,对于德,我们还必须有个更加全面深入透彻的了解。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不违背自然规律发展去发展社会,提升自己。
孔老夫子在《周易·系辞下》有“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这句名言其实劝解现在的人,无论你拥有了多大的权利和资源,但是你的品德不足以支撑你去支配这些权利和资源,最后也会被墙倒众人推,会因为你自己品德的问题,丧失你现在的权利和资源。
所以说,要想享受福报,就要修好自己的品德。
出自《朱子家训》。
意思是做的事违背人伦,必遭天谴。你的德行浅,占据高位,必有灾。
《朱子家训》亦称《朱柏庐治家格言》,简称《治家格言》。作者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昆山现有柏庐小学),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
朱用纯始终末入仕,康熙年间有人要推荐他参加朝廷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固辞乃免。其一生研究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其著作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愧讷集》、和《大学中庸讲义》等,其中以506字的《朱子家训》最有影响,三百年来脍炙人口,家喻户晓。《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
作品选段:
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可以接“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德不配位,必有余殃,出自《道德经》,意思是:一个人的品行如果配不上自己的地位,必定成为祸害,让周围的人也遭殃。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出自《论语》,意思是:一个人要根据才能和品行担任职位,没有这种能力和品行就不应占着这个职位。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下一句是: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出自《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又名《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朱子家训》仅52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为历代儒客尊崇,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书中有良田这几个字说明当时朱子住在郊区。如今朱子住的家已经拆了,郊区城镇化或郊区城市化,朱子家已经被高楼林立的建筑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但是朱子家训保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