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二战即将结束之际2024,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代表齐聚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商讨战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架构。这次会议决定成立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前身)两大国际机构,建立以黄金为基础、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也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二阶段: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但SDR的诞生并不能解决美元的“特里芬难题”,1971年美国政府被迫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1973年主要国家货币与美元脱钩,转向浮动汇率制度,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解体。
第三阶段: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初露端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在全球迅速蔓延,再次凸显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国际社会要求改革货币体系的呼声日益强烈。危机之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和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日益上升,也要求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享有更多话语权,国际货币体系开始向多元化方向转变。
内容简介
1、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
牙买加协议正式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的局面,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同时IMF继续对各国货币汇率政策实行严格监督,并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促进金融稳定,缩小汇率波动范围。
2、推行黄金非货币化。
协议作出了逐步使黄金退出国际货币的决定。并规定: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成员国中央银行可按市价自由进行黄金交易;取消成员国相互之间以及成员国与IMF之间须用黄金清算债权债务的规定,IMF逐步处理其持有的黄金。
3、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
主要是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扩大其在IMF一般业务中的使用范围,并适时修订特别提款权的有关条款。规定参加特别提款权账户的国家可以来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使用特别提款权作为偿还债务的担保,各参加国也可用特别提款权进行借贷。
4、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
成员国的基金份额从原来的292亿特别提款权增加至390亿特别提款权,增幅达33.6%。
5、扩大信贷额度,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