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皇马新赛季的首次亮相,而曼联则是第三场国际冠军杯的赛事,此前1-1平了AC米兰,1-4输给了利物浦,红魔终于以一场胜利结束了此次征程。而皇马则是首场比赛,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接下来还要对阵尤文图斯和罗马。
新赛季归队的维尼修斯、厄德高,以及新引进的门将卢宁、后卫奥德里奥左拉都悉数登场。但这些小将们踢得不错,只是把握机会的能力差一些。除了哈维-桑切斯踢满全场,这场比赛共换了10名球员。
第78分钟将伊斯科、阿森西奥、克罗斯等换上之后,更是围着曼联进攻。皇马这边的控球率达到了70%,而穆里尼奥的曼联队仅仅用了3个换人名额,在下半场摆起了大巴,仅仅依靠桑切斯个人的速度和冲击力打反击,看得出穆里尼奥将这场比赛当做一场正式比赛来踢,无论是战术还是换人,都显示出穆里尼奥想赢下这场比赛。
“毒瘤”C罗、齐玄宗终于走了,本马能愉快的抢点了,大圣可以自由奔跑想怎么踢怎么踢了,年轻人的天赋终于可以兑现了,为皇马鼓掌👏,可是这样的皇马输给了曼联,加油黄三郎,加油欧冠十六郎!!!
首先这是表演赛,工资曼联,其次,这跟c罗在不在皇马没有关系,就算c罗在皇马,也不会上场,最后这场比赛只是为了锻炼新人,并不能代表皇马的整体实力。所以说。皇马球迷不沮丧反而c罗的球迷应该担心,你罗到达33岁的年龄后能不能在尤文被激活会不会跟世界杯一样在前场散步呢?
就在刚刚结束的国际冠军杯,曼切斯特联VS皇家马德里的比赛中皇马以1;2的成绩结束了这次比赛,而这次比赛也是C罗离开皇马后的第一场比赛,这个夏天对于皇马来说有些翻天覆地的变化,齐达内离任,洛佩特上任,头号球星C罗转投尤文。
在比赛前洛佩特吉在面对记者是说道:“我相信贝尔可以填补C罗离队的空缺”贝尔在皇马的未来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他还表示“贝尔很高兴能在皇马踢球,他在这里很快乐,如今是他展示自己才华的绝佳机会。我和贝尔谈过,现在皇马迎来新的篇章,我也很期待。贝尔是个极具实力的球员,我相信C罗能够填补C罗的离队留下的空缺”。
但是事实却是,曼联在开场18分钟,埃雷拉右路拿球,斜塞给到切入禁区的达米安,达米安倒三角回传中路,桑切斯跟进右脚推射破门1;0.
丢球9分钟后又被达米安直塞身后,马塔甩开哈维-桑切斯的防守,前插上去拿到皮球,禁区右侧传到后点,阿莱克斯-桑切斯头球摆渡到中路,埃雷拉插上凌空抽射在进一球2:0。皇马在48分钟利用本泽马的插上抢点扳回一球,上半场结束。
下半场曼联开始摆出铁桶阵,皇马在一波接一波的进攻中仍然无法撬开曼联的大门,比分定格在了2:1最终曼联取得了这场国际冠军杯的胜利,同时皇马在没有C罗的情况下暴露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进攻线上少了那个可以打破僵局的人,缺少了能够靠个人能力撕开敌人防守的球员,进攻线上明显没有了锋利的尖刀。但是可以看出皇马的中场控制力依然存在,但这跟皇马以往的战术大不相同,以往皇马在面对强敌都是防守反击,现在突然侧重于控球了,这不免也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适应的吧!!!
没有了C罗球员的表现都还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就是C罗走了他把刀和体系全都带走了,皇马肯定是一时半会没法缓过来的,这场比赛还算一般把,毕竟输球是正常的,但是皇马需要担心的是皇马在后面的比赛要怎么解决没人尖刀的困难。
首先,我要恭喜“红魔”曼联击败了欧冠冠军皇马,同时也要恭喜穆里尼奥取得了对阵老东家的胜利。对于这场比赛,曼联方面要更加重视,虽然博格巴、卢卡库、费莱尼等诸多参加世界杯的球员并没有出场,但是在战术方面,穆里尼奥还是坚决贯彻了防守反击战术,尤其是在2-1领先之后,曼联的防守反击战术更加坚决。即便下半场比赛,皇马换上了克罗斯、伊斯科等主力球员,但是掌控控球优势的皇马如同今夏的西班牙队一样,无法敲开曼联队的大门,最终曼联获得胜利。对于复苏中的曼联来说,他们需要这样的胜利来提振士气。
当然,这场比赛的参考价值,并不是特别大。国际冠军杯这样的比赛,听起来很牛逼,但实际上还是赛季前的热身赛性质。中国前两年也是国际冠军杯的重要站点,包括拜仁慕尼黑、多特蒙德、曼联、曼城等豪门球队都曾经在中国比赛。我作为足球记者,也都随队进行了报道。除了有硬性要求球星必须都首发外,大多数情况下,各支球队还是把这项赛事视作赛季前的准备,锻炼队伍和磨合阵容,才是首选。回到曼联与皇马的这场比赛中,双方都没有派出全主力,比赛的最终结果,也不能完全代表双方真实的实力。
不过,这场比赛也凸显了皇马在失去C罗之后,球队缺乏一锤定音的攻击手的问题。最近9年,皇马一直依赖于C罗的进攻能力。但是C罗转投尤文图斯之后,皇马并没有立即找到替代者,贝尔并没有体现出超级巨星的水准,本泽马虽然进球,但是独木难支。对于皇马来说,如果不尽快搞定一名***巨星,很有可能在本赛季遭遇四大皆空的结果。
步入21世纪以来,皇马和曼联在转会市场有过不少交易,贝克汉姆,范尼、海因策、C罗、迪玛利亚、小豌豆等球员都先后效力过这两家欧陆豪门,两队一度在C罗的转会中闹得很不愉快,也曾经因为德赫亚的“传真机事件”而被沦为笑谈,但是在上世纪,这两家俱乐部曾有过一段温暖了整个世界的交情。
故事还要从那一次灾难说起,1958年,震惊世界的“慕尼黑空难”让处于巅峰时期的曼联遭遇毁灭性打击,球队共23人遇难,其中包括8名“巴斯比宝贝”,在那年的欧冠赛场,作为曼联对手的皇马曾提议将欧洲冠军杯的荣誉授予给红魔曼联,虽然最终未获通过,但最后夺冠的皇马还是把冠军奖杯带到曼彻斯特与红魔分享。
此前,皇马还曾一度提出将当家球星迪斯蒂法诺租借至空难之后百废待兴的曼联,可惜这个提议被英足总否决。
1959年,为了帮助曼联度过重建期的财政困难,皇马与曼联进行了一场友谊赛,为曼联筹集资金,这还仅仅是开始,此后双方又陆续进行了4场友谊赛,这4场比赛也见证了红魔曼联的又一次崛起,1962年,曼联在友谊赛中击败皇马,那个赛季逐渐恢复元气的曼联最终夺得足总杯的冠军,而此时距离空难的发生仅仅过去5年。
1968年,重建归来的曼联在欧冠淘汰皇马晋级决赛,并最终夺得欧冠冠军,时任皇马主席伯纳乌说道:“如果我们一定要被击败的话,那么我很高兴击败我们的是他们(曼联)。”
对于20世纪中期的世界足坛,如果说“慕尼黑空难”是最黑暗的时刻的话,那皇马与曼联这两家伟大俱乐部间的友情无疑是点燃了最温暖的火焰,照亮了那个时代。
我看哭了,C罗男,1985年2月5日出生于葡萄牙马德拉岛丰沙尔,葡萄牙职业足球运动员,司职边锋、中锋,现效力于意甲尤文图斯足球俱乐部。
2007-08赛季金球奖、国际职业足球运动员联合会最佳球员、英超最佳球员、英超金靴等奖项。2009年,C罗以8000万英镑身价转会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我相信他以后还会回来的。
对于现在依旧金元足球的时代,俱乐部的高投入,期望换取的也是成绩上的更进一步。
对于转会市场,依然是欧洲各路豪门的战场。
上世纪90年代事属于意甲的年代,曾经千万级引援,都属于豪门之间的千金一掷!
从巴乔,由佛罗伦萨转会至尤文图斯 800万英镑转会费
到罗纳尔多由巴萨转会至国米1950万英镑
再到90年代末,维埃里从拉齐奥转会至国米3210万英镑的天价转会费
意甲球队从身价到战绩一直处于欧洲顶峰
时间来到21世纪初,皇马成了转会市场的主角,一个个天价巨星被刷新:
菲戈:巴萨→皇马,3700万英镑
齐达内:尤文→皇马,4660万英镑
别瞎说,曼联怎么可能才第十?砸了那么多钱穆里尼奥的遗产才第十? 作为一名理性球迷,其实身价就是实力的体现,既然给出了这个数据看看战绩也没什么大问题啊。除非是球迷党,否则的确是按身价来体现实力的。
这个问题最起码得从几个方面来阐述:五大联赛中竞争最激烈的要数英超了,几大豪门都不想在竞争中落下阵来,势必要进行大手笔引援,同时俱乐部中原有大牌球星也得保留,俱乐部身价自然不会低。西甲传统三强的格局短时间内不会被打破,其他球队无欲无求,在投入上也不会有大的突破。至于法甲土豪大巴黎自然无需多说,背后有大金主。意甲近些年已经没落,只剩下传统豪门尤文图斯一家连庄意甲冠军宝座。至于德甲,原因比较复杂。有人说德甲没落了,其实从德国队的大赛表现来说并不差,只是由于俱乐部财政原因,大牌球星出走国外。另外,德国是全球青训做的最好的国家,自身俱乐部培养出来的球员也不错。当然,以上只是几个方面而已。各个国家的税务政策和国内经济形式也会影响到俱乐部财政收支,意甲的没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国内税务政策导致的大牌球员出走,按照西班牙的当下税务政策估计除了三强能够帮助球员进行税务买单,其他俱乐部也很难有雄厚财力支撑球星的工资税收。
曼联早期C罗并不是打前锋
C罗出道主要是踢两个边前卫或者边锋。早期他还是属于精瘦的一类球员,有速度有技巧能突破能过人,那时候曼联队内有范尼这样的禁区大神,还轮不到队友为C罗喂球,也轮不到他往禁区里凑,而且老实讲他那时候也没有这个实力。
直到06年世界杯之后C罗才完全开始成熟,然后和鲁尼、特维斯组成让人闻风丧胆的三叉戟,再然后就是07-08赛季的联赛31球进球记录,这个记录直到10年之后才由萨拉赫打破。人们总是质疑C罗的进球多是因为现代足球防守不如之前凶狠,但是07-08赛季的英超节奏打法和防守的凶悍程度也远不是今天能比的。
尤文进球不少了
C罗转会尤文时已经33岁,身体状态已经出现了下滑,而且球队的实力也在多年无缘欧冠冠军后出现了下滑,这样的状态C罗能进这么多球已经不少了,尤其是在皇马后期他就已经专注欧冠并且接受了联赛的轮换。即使他一个赛季不进球,欧冠面对马竞三个球也值回票价了。
皇马进球多是因为队友更给力
首先那时候的C罗是在巅峰期,再就是队友更强,从皇马初期的卡卡、本泽马、哈维阿隆索到厄齐尔、迪玛利亚、莫德里奇、马塞洛、克罗斯,都是顶级的传球手。而且皇马这个顶级的舞台总会有顶级的突破手去撕开空间为C罗吸引注意力,加上他可以时刻保持专注力,进球自然水到渠成。
C罗的天赋也许不如梅西,但请不要质疑C罗的能力,因为这么多年连梅西也不曾怀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