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但是这种不标准会特别小2024,长期反复锻炼,有教练指导,有顶级运动员陪练,不标准的动作会被反复打磨,直到打磨成自己的特点。每个顶级运动员都有自己的特点,有别人不习惯的动作,有人步伐完美,有人暴力扣杀,有人防守***,有人攻防结合,球风特点就是技术特点的体现。比如在步伐上,有很多人评价四大天王,盖得步伐完美,陶菲克步伐像跳舞,过于随便而且特别喜欢反手,李宗伟步伐难了点,而林丹就不讲理了,步伐不是特别好,但是能力厉害
还有单打转双打,技术不适合单打,不出成绩,但是双打成绩非常突出。比如张楠
另外随着时间的流逝,技术也会发展,你觉得可能不标准的动作,微小的改变,逐渐形成先进的打法。比如李宗伟正手不转身劈杀
每位优秀的运动员都有标志性动作,也是球迷们所爱模仿的,这和标准没多大关系,基本架构成型后,就要勤加打磨,和自己的身体混为一体。你可以看看每位球友的拍柄,磨损的位置大致相同,但没有完全一样的,所以说标准只是大体的框架
初学者,肯定有动作技术要领,要讲究规范标准,这是基础。技术达到一定高度后,就是看临场的发挥,不再是单个的技术而是综合实力。至于像林丹李宗伟等顶级球员,几乎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了。
所有运动员基础训练当然都是标准动作,这是科学的训练方式,但是到了他们这个级别肌肉记忆已经形成,当然是想怎么来怎么来,怎么方便怎么来,大部分应该都是标准的,少部分个人习惯。就像开车,学的时候都是规定动作,应该怎么练,学成以后还不是各有千秋了。
打到他们这个水平,已经无所谓动作标准不标准了。当然,肯定不会不正确。羽毛球不太好说,以乒乓球为例,德国名将波尔,按中国标准,那握拍动作是不规范的,但是水平的确一流。还有日本的水谷隼,打球大臂有点夹着,专家说这样不利于发大力,但水平也是世界前十。水平到了世界顶尖,他们就是标准!
陶菲克15岁那年,他进入了印度尼西亚国家队。1999年,陶菲克赢得亚洲青年锦标赛冠军,同年17岁的陶菲克便在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决赛中显示了不俗的才能。
1988年,林丹开始接触羽毛球。1992年,进福建体校。1995年,进入福州八一体工队。2000年,进入国家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