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后时刻的角球战术确实有些激进而且冒险,但可以理解。
为什么呢?
因为踢加时赛,显然对日本是不利的。
真的没有体力了,而且已经是比赛的最后时刻,日本队当然希望能够进球,然后绝杀了比利时。
但是神奇就在于比利时拿到球之后把日本绝杀了。
说说我的看法:
第一:日本可以选择把时间消耗完。
至少在常规时间日本没有输球。
如果拖进加时赛能不能取得胜利,要看两支球队的发挥。
至少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整体实力落后于比利时队。但日本队没有采取保守打法,而是一如既往地力图继续打破对方球门。虽然没能如愿,但踢出了亚洲队伍的风采。
由于上一场日本因拖延时间饱受争议,这一次日本也是对自身形象的一次矫正。
足球总是有各自的道理,硬实力决定一切。对日本如何决定自己的战术,没有必要过分解读。
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日本对阵比利时。
比赛进行到伤停补时最后一分钟,日本队与比利时队的比分战成2-2,日本队获得一个角球,日本队球员除了守门员外都来到比利时队半场争抢角球。
结果本田圭佑罚出的角球直接被比利时队门将库尔图瓦得到,后者迅速手抛球发起反击,日本队后场一片空虚,后卫猝不及防,结果被比利时队三传两倒轻松进球。
日本队最后时刻的角球战术引起争议,有球迷说日本队不该大举压上,有球迷说应该罚个战术角球把比赛拖进加时。
对此我想说的是,从战术角度看,日本队的选择虽然有风险,但其实没错,只是运气不佳。可惜足球比赛结果比过程更重要,日本队这个战术失败了,所以才会遭人诟病。
日本队这个角球战术有些赌博的意味,因为2024他们想最后绝杀比利时队。
明眼人都能看出,最后30分钟日本队几乎是在被比利时压在地上摩擦,定位球是日本队唯一的得分机会。
倘若拖入加时赛,凭借当时的体力情况对比和双方的身高差,比利时队如果继续头球轰炸,日本队很难再顶住,加时赛被比利时队绝杀的可能极大。
日本队的选择是没错的,倘若角球绝杀成功,这就是神作,赛后会被捧上天。
这个角球唯一需要批评的就是本田圭佑罚出的角球质量太差,直接让比利时队守门员得到。
比利时虽然参与了研制欧洲战术运输机,但它肯定不能造这种大飞机。因为它参与的只是飞机的某个或几个部件,并不是整个飞机。大飞机的制造对一个国家整体的工业水平和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世界上能单独制造大飞机的国家不多,只有美俄中法等少数几个国家。
不可能的,航空工业是涉及到很多门类互相协作才能完成的行业,世界只有美、俄、欧、中等少数国家和地区才能做到,以上各国也并不是所有部件百分之百自己制造,也要通过外协才能完成。总不能只会做飞机翅膀,就想生产整架飞机吧。只有掌握了大部分飞机制造技术,才能考虑自己制造,出成品。
这个怕不行,目前能够独立生产大型运输机的国家只有美俄,欧盟属于联盟,有可以算一个,国内的运20暂时还用的俄罗斯发动机!比利时只是参与运输机研发,没有独立研发制造能力!
巴西和比利时这场比赛,我自己感觉与其说比利时打的多出色,还不如说是巴西自己出现了状况。今天巴西的最大问题就是上半场整个巴西球员的触球感觉和防守位置突然之间都不对了,简单说就是突然短路了。2010年对荷兰下半场,2014年对德国都是这个状况,真是谜之举,想不通,所有的球员突然间都短路了。下半场的巴西,才是真正的巴西,包括进攻和防守,特别奥古斯托和狗剩的出场,改变了整个局面。我一直不太理解,这次世界杯开始后,为啥奥古斯托从主力阵容被撤下来?就因为他在中国踢球?从世界杯南美预选赛开始,以奥古斯托,保利尼奥,卡塞米罗组成的中场进可攻退可守的强大实力,这两年一直表现出了无敌的状态。可是世界杯一开始,奥古斯托突然开始替补了,然后你再也看不到那只流畅进攻的巴西队了。今天这场比赛下半时,奥古斯托上场后,你就知道巴西队缺少什么了,那就是润滑油的作用。包括右边锋的位置,狗剩是这个位置最好的人选,他的受伤蒂特给了威廉出场的机会,其实包括这些年切尔西的比赛,边锋这个位置不适合威廉,威廉过不了人,他的真正特点应该是后撤在中场中路位置控球和分球,威廉的背身拿球转身保证不丢球是他的绝技,而不是边路过人。至少右边锋位置上,上海上港踢球的胡尔克比威廉强,哪怕不济库蒂尼奥暂时踢右边锋,把中场位置让给奥古斯托也可以啊!蒂特是一个好教练,但是我个人感觉,打乱原来的非常成功的中场组合和右边锋人选,是这次世界杯最大的败笔。整个世界杯五场比赛,威廉打好的比赛说实话,就是对墨西哥那半场比赛,还是改变比赛位置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