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是缺乏起步阶段的规范性,一开始就没有按照专业化、职业化的目标进行制度改革和相关机制构建,而且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造成了今天这种局面。相关部门应该明白,坚持规范性和职业化的发展方向没有问题。关键是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逐步建立起中国自己的足球职业化之路。
其实从职业化开始中国足协就没有想好足球应该怎么去搞,球员没有自己的目标,俱乐部应该怎么去长远的发展。凡事从事职业的都不职业。
职业化以来中国足坛上演的闹剧还少吗?中国足球行业里潜规则少吗?足协在中国足球里到底充当了什么角色?司法长期介入中国足球会不会得到改善现?
这不是一两家俱乐部退出的问题。从根上解决中国足球才是硬道理,如果不解决退出的俱乐部会更多。
要用市场的规律来解决中国足球俱乐部现在出现的经济问题,要用职业化的方式管理中国的球员,要用行业规范和法律的方式来整顿和规范足协和裁判的行为。这是中国足球应该去改变的。
青岛,刮起“足球名城”风
3支
据悉,青岛现有5支职业足球俱乐部,其中有3支中甲球队,分别是青岛队、海牛队和青春岛队,1支中乙球队为红狮队,1支女甲球队为黄海山理工队,规模数量创历史之最,列全国城市第一位。
由于版权的问题,这需要打补丁才有。
就像穆里尼奥,萨里这些是因为FIFA23在意甲版权不全的问题,都不会出现在游戏里。
像罗马、拉齐奥这些没有版权的球队,用的是虚构球队。中甲也一样,这些都需要打补丁才行!
随着足协杯第三轮比赛结束,2018年中国足协杯联赛的32强正式出炉,其中中甲球队有上海申鑫、辽宁宏运、武汉卓尔、黑龙江FC。还有11支中乙球队,就不一一赘述,想了解可以看一下对阵图,当然其中的冲进足协杯第四轮的有那么一支业余球队武汉楚风合力!这颇为神奇!期待这支业余球队能有更好的表现!第四轮2024他们将面对中超广州富力。
因为11支中乙及一支业余球队闯进足协杯32强,这12支球队因为没有外援,所以他们在对阵中超球队时候,中超球队也必须派出“全华班”迎战,这也导致足协杯第四轮的16场比赛有12场将是“全华班”对战,这也让球迷很关注这12支中乙及业余队能否战胜没有了外援的中超豪强!
要知道2017年足协杯最经典的赛事苏州东吴对阵上海上港绝对算其中一场,双方对阵90分钟踢成1-1平,最后通过长达17轮的点球大战,苏州东吴才遗憾败北!2018足协杯又即将上演强弱对话,到底有没有奇迹以弱胜强还是值得关注!
还有一个值得期待的就是业余球队武汉楚风合力了,要知道根据中国足协的规定,无论谁最终获得足协杯的冠军,将自动获得下一年度的亚冠联赛入场票代表中国足球出征,所以若是这支球队神奇的最终夺冠,那他们将获得2019年征战亚冠的机会!当然这种事件发生的概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毕竟他们接下来的对手可是广州富力,即使过了这一关,接下去还要面对其他中超球队,一路取胜,高歌猛进的概率太小,只能说希望有奇迹吧!毕竟参赛就有机会创造神奇!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感兴趣的话欢迎大家右上角点击关注,有空的时候我们评论区聊一聊!
足协杯第三轮,中乙球队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纷纷将高于自己一个联赛级别的对手挑***下,中甲球队险些全军覆没。在本赛季的足协杯32强球队中,除了尚未出战的16支中超球队,中乙球队的数量竟然高达11支,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
为何中乙球队能够创造这样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出在了外援身上。因为中乙球队不能引进外援,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足协规定对阵中乙球队的俱乐部,无论征战中甲或是中超,都不允许派外援出战。
少了外援,中甲球队就这么“怂”吗?还真就是这么“怂”!参考上赛季上海上港全华班常规时间艰苦逼平10人苏州东吴,最终靠点球大战取胜的例子。中超、中甲、中乙三个级别间国内球员实力的差距究竟有多大还真不好说。
尤其是随着U23政策的出台,不少征战中超的“超龄”球员都只得向“下游”寻找出路,因此中甲和中乙国内球员间的差距也就被进一步缩小了。
除了实力的趋近,“猥琐”也是中乙球队取胜的另一法宝。近年来在中超已经不再常见的卧草战术在足协杯第三轮的赛场上随处可见,而面对强敌时各式各样的盘外招同样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