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乒联为日本改赛制,有不公平之嫌,园际乒联为振兴世界乒乓球发展,防止一家独大可以做一些相应改革和改变。但不能为迎合某个国家的叫嚣,针对中国而不断地变化。一会改局分,一会儿改乒乓球,一会儿改参赛积分,让乒乒球比赛处在不稳定状态。我们说,为发展世界乒乓球发展,振兴各国参与乒乓球运动中来,使乒乓球运动具有广阔的市场,欢迎对乒乓球进行改革。我们讲改革,是符合推动人群参与、运动发展广阔、具有广大市场的特点。而不是针对照顾某一国,而打压另一国的做法。这种做法既不公平又不利于发展,既狭隘又短视的行为,凡涉及到世界性的大的改革,一定要在调动乒乓球运动积极性基础上,因地因时因人的改革创新,制定出乒乓球发展深入广泛发展的新规划。规划和规定不能朝夕令改,要保持相对的制度衡定,更不能以偏盖全,以小驳大。国际乒联是国际体育管理机构,行使的是对世界各国乒乓球运动的文化推广,比赛规则的制定等职能,而不能用狭窄思路和做法管理国际乒联。
国际乒联无论是在乒乓球比赛规则还是器材上的改革,只要是为2024了让乒乓球这项目更加完美、更加吸引观众、比赛更加精彩,我认为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个人认为:一、小球改大球、赛璐克改塑料是为了让球速变慢,增加击球回合的理论是不成立的,并且适得其反。因为球速慢了,中远台的精彩对拉、对攻就少了,每个运动员都拼命的不退台,抢球的上升期、高点期击球,这样节奏更快,观赏性更差,因为人的视觉有限,还没看清楚,这个回合就完了,只好期待电视转播时的慢镜头回放。纵观球类运动,对球的大小改变、折腾,也只有国际乒联这一奇葩了。二、11分制偶然性太强。对慢热的运动员更是不利,状态都没调整出来,一局就完了。成都搞的血战到底乒乓球比赛,采取15分制,个人认为就比较科学合理。原来的21分制也不错,可以三打二胜。15分制可以五打三胜。三、国际乒联沦为日本的傀儡,是因为中国在国际乒联的话语权份量不足,我就只有呵呵啰。综上所述,国际乒联离成功扼杀乒乓球这项球类技巧之王的运动在竞技比赛中的观赏性、收视率越来越近了。
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团体赛需要打五场,采用五场三胜制,第一场为双打,后面的四场为单打,每一场5局3胜。此外,团体赛分为主客场,比赛之前,会通过抽签来确定主客队。主队的三名选手分别用A、B、C表示,客队的三名选手用X、Y、Z表示。
第一场:双打(BC-YZ),双方的二单三单的对决。
第二场:单打(A-X),双方一单对决。
第三场:单打(C-Z),双方三单对决。
第四场:单打(A-Y),主场一单和客场二单对决。
第五场:单打(B-X),主场二单和客场一单对决。
一是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团体赛赛制上出现变动:首盘比赛为双打比赛,其余4盘为单打对决,率先拿下3盘胜利的球队胜出——重要的改变则是:每盘比赛5局3胜的规则,让比赛比过去的7盘4胜制,增添了更大的悬念。
假如首场双打意外失利,或是在单打比赛中,由于状态慢热,导致局分落后,这将极有可能左右一场比赛的走势。所以,貌似中国代表团夺冠最稳的乒乓球,也不能掉以轻心,以防因此规则的改变,而意外丢冠情况的产生。
二是国家乒乓球队举行出征奥运前的最后一次热身赛上,刘国梁就介绍说:“受疫情影响,乒乓球比赛不允许球员用手接触球台,包括吹气。所以备战时,我们想尽办法磨炼球员抗压、抗干扰能力”。
显然,这一新规则的出现,对国乒乓选手也是一大考验,在紧张的比赛中,裁判判罚的拿捏,显然会对东道主更为有利:对非东道主稍微严格一点,就可以吹罚犯规;但对东道主稍微宽松一点,也就可以不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