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历史!奥沙利文第七次夺得英锦赛冠军,2018年斯诺克英锦赛结束了决赛的争夺,43岁的奥沙利文发挥出色,以10-6击败马克·艾伦,成功卫冕!这是“火箭”第七次在英锦赛夺冠,超越了传奇球王戴维斯,成为历史第一人!
其实小特在连续几杆长台进攻失利后就应该知道今天长台手感不好,在第七局就应该不再激进,采用保守点的方式跟邦德磨一下,把邦德节奏打乱——跟邦德打防守大战。邦德的杆法比较古典没有小特好,一方面消磨邦德进球手感,一方面利用杆法做到位的防守,还有最重要的是利用自己年轻的优势,消耗掉老年人邦德的体力,在邦德体力下降手感受阻的情况下取胜邦德。这种情况下塞尔比的经验就远比小特丰厚,小特还是要适当学学塞尔比,经验不足!
特鲁姆普输掉比赛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意。
1.邦德54岁年龄,准度和体力都会让小特误判。
2.最近的成绩与世界排名,对小特来说,邦德只是偶尔的灵光一现,不会有太大的阻碍。
3.率先3:1的比分,让小特误以为拿下对方很轻松。
二、过于自信,导致击球随意。
本场乃至最近一段比赛,小特都在追求“速度”,个别时候有炫耀球技之嫌。对于个别球处理略显随意。
三、防守不到位,给对方留下机会。
一贯习惯打进攻的小特,在本轮防守端失误较大,给对方留下很多机会。
四、最后阶段心里崩溃。
记得香港有一个著名的足球评论员伍晃荣说过一句名言:波是圆的!这话的意思是:比赛,不到最后一刻,胜负都是未知之事,一切皆有可能。
斯诺克的球,也是圆的。
小特今年的发挥是个巅峰,无论是手感、球感和斗志,都在最佳状态之中,按理说,胜利对他来说应该是情理之中,但很多时候,有的运动员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连续胜利后,会突然出现一个短暂的“不受控制”的状态,通俗地说就是“赢傻了”,突然好像不会打球了。就好比我们天天练字,把字写得非常漂亮,但当2024你盯着其中一个字认真看着它的时候,你就会出现一种错觉---这字好像不是这样写的!那时候,你就会不知所措了。所以,小特输球可以理解为短暂的巅峰后遗症,这样输球很正常的,当年皇帝亨得利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而邦德赢球,那就更正常了,一个排名四十几的老斯诺克选手,有围球技术、有大赛经验、没什么光环压力、又抓得住台面的机会,再加上一颗平常心参赛,足够赢下这场比赛!
所以,这就是个正常的赛果,没什么好意外的。
我觉得有三方面原因导致特鲁姆普输球:
第一:媒体挖坑,自己进坑。
开赛前舆论已经开足马力,预言特鲁姆普将会完成一年内拿下三大赛事的壮举,间接预测英锦赛特鲁姆普是最大夺冠热门,而春风得意的特鲁姆普也志在必得,进入2019年后,特鲁姆普在世锦赛之后登上斯诺克巅峰,各项赛事所向披靡,赛前,媒体高调看好他和奥沙利文在决赛上演“特奥会“,尽管特鲁姆普很谦虚,强调自己也会努力用成绩报答家人的支持,但舆论的一边倒以及众星捧月,让自己不知不觉背上了包袱。
第二:老将邦德的超水平发挥。
从领先到落后,球场风云突变,特鲁姆普突然手风不顺,而邦德逐渐主导了球台,邦德今天的球处理很冷静,而且手风很顺,打着打着,特鲁姆普成为了观众,邦德用经验和实力打出了久违的手感,而现场观众也用热烈的掌声支持他,让他更加神勇。
第三:特鲁姆普保守错失逆转机会。
3:5邦德赛点,最后时刻特鲁姆普本有机会一杆清台追至4:5,很可能球场形势发生逆转,压力会转向老将邦德这边,但面对致胜的机会,特鲁姆普没有选择主动进攻的机会,而是要求重摆白球,邦德成功救球后,经过多个回合上手,打进粉球致胜,特鲁姆普为自己的保守付出了代价。
综上所述,特鲁姆普输球,既有媒体赛前一边倒形成压力池,而邦德的出色发挥从落后到反超,一下子把压力都倾倒在特鲁姆普这边,导致特鲁姆普,最准的准神也不准了,压力导致技术动作变形,投鼠忌器,想求稳,陷入了被动,心理波动影响了正常的水平发挥。
其实这就是斯诺克的常识和规律,所以没有长胜的将军,邦德以弱胜强,特鲁姆普被压力摧垮,媒体舆论的高调吹风,也是特鲁姆普输球的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