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传奇:当年力压C罗梅西!谁见证了他从出道到谢幕的全过程?
只能说,球星们老了,我们也老了,现在足坛很多球星,我都叫不出名字了。
最早的时候,我喜欢的球星是巴乔和巴蒂斯图塔,我关注足球那时,他们也差不多30岁了,我没经历过他们的整个足球生涯,更多是听到关于他们的传说。
论年龄,他们比我大了十几岁。
后来,我开始关注亨利大帝,关注罗纳尔迪尼奥,关注卡卡。
他们比我大几岁,我可以完整经历了他们足球生涯的巅峰期,再到谢幕。各种经典时刻的画面,还保存在我的脑海里。
再到后来,我关注C罗,梅西和法布雷加斯等球星,他们跟我年龄相仿,我见证了他们从出道到巅峰的过程,但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对足球关注度的下降,其实不是很了解足球生涯后期的他们。
至于更后面那批的内马尔格列兹曼,再到如今的姆巴佩哈兰德,我更多只闻其名,谈不上多了解。
犹如以上帝视角看完某人的一生,唏嘘过后,留在记忆之中,偶尔佐酒,忽而老泪纵横。
譬如,我见证的贝克汉姆的整个职业生涯,就如此的跌宕起伏,仿佛浓缩的一生。
在参加过零星的比赛和外借后,1995年,20岁的小贝开始在联赛登场,96年成为主力,并马上以那记石破天惊的吊射引起所有人的注意,并马上被招入国家队。这个阳光下的金发少年,帅气得像个电影明星,那璀璨的笑容,点燃了所有人对他的期望——不可***的未来,是最好的青春。
98年世界杯对西蒙尼的意气用事被罚下,英格兰也最终输给了死敌阿根廷,贝克汉姆从国家宠儿一下变成了国家罪人,于是,什么都不对了,长得俊美也成立一项罪责。就如每个青春路上的冲动与犯错,警醒自己,荆棘和险阻才是人生的常态,一帆风顺,只是因为自己太年轻,什么还没有经历。
懂得了伤痛,便成熟的更快,98年过后,贝克汉姆从气质和球技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也迅速重新获得了认可,1999年的欧洲最佳球员; 2000年英格兰足球先生 ;1999、2001世界足球先生第二名……荣誉接踵而至,而此时的贝克汉姆,却剪掉了所有的头发,以光头示人——因为,我的心,已全部沉浸在足球之上。
炒股是炒题材所以叫炒股,炒币是因为发行数量有限加上区块链概念,所以叫炒币,炒鞋我真的不明白是因为什么,炒股和炒币都有唯一的相同属性,就是不可***性,股票你不可能出现假股票,而区块链更是防止造假的,但是鞋子是最容易被***的,从材料到设计全都是可以被***的,那么炒鞋就是一个纯炒作了,这种炒作只会是击鼓传花的游戏,谁最后接力谁倒霉,就和现在的房地产一样,供大于求后面就是谁接盘谁倒霉,其实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观真的很难理解,难道说衡量一个成不成功要看他穿什么鞋子吗一个没有收入的人或者说一个收入不多的人穿着几千元钱的鞋子,除了能代表他爱慕虚荣,还能说明什么问题,现在的炒鞋热情被点燃以后,很多资金进入其中,大资金的炒作是很厉害的,营销模式无非就是让那些想做***的人进去,然后有人带你,让你买一双,先炒炒看,国家已经说了炒鞋的风险,而那些平台上的价格又是谁定的,涨价的原因是什么,这后面都有大资本推动的。
本来这就是造鞋公司的一种营销手段,后面找一些人配合,扩大宣传,然后就出来了年入几百万,几千万的炒家,而这些炒家都是经销商,这么一宣传就有人开始要从他们手中买鞋了,一个人卖一个人最后一个接力的人就真的只能做收藏用了,既然是炒就要做好赔钱的准备,因为没有价值。
我相信很多出了校门踏上工作岗位的人是不会参与炒鞋的,因为不知道这个炒作逻辑,但是肯定也有很多想赚钱的人参与其中,最后的收益怎么样自己心里都应该有个数了,这个世界一个人知道的是机遇,10个人知道的是行业,100个知道的是生意,1000个人都知道了就是接盘侠了,尤其网络上的东西传播速度有多快大家都应该知道,如果炒鞋真的是进去就赚钱,我估计也不会连国家都提醒风险了吧。
大家要记住,当你有一个新的项目或者新的想法的时候,如果你这个想法或者项目被大多数人反对或者排斥,那么你的成功率或许会超过百分之50,如果大家都觉得你这个很好的话,失败的概率也就超过百分之50.
感谢邀请!!
不会加入其中。
因为央行定调炒鞋本身就是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风险性极高。
炒鞋行业背后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
第三方支付机构为炒鞋平台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杠杆服务,杠杆资金入场助长了金融风险,再加上操作黑箱化,这些炒鞋平台很可能跑路,一旦“跑路”,便容易引发***。
这届90后不仅带热了“炒鞋”,还带热了“炒裙子”,俨然一副万物皆可“炒”的迹象。
现在炒裙子,1000多元购买的裙子转手就卖4000~5000元,原价300多元的玩偶背包二手也要上千元。
之所以会出现价格转手就翻倍,除了这些裙子本身工艺比较复杂,出货时间比较长,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些裙子圈子小众,但有一条严格的鄙视链:
买日牌的看不起买国牌的,买高价的看不起买便宜的。
买白菜款的就成了鄙视链的底层,被称为“白菜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