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亚雷斯的上帝之手是一个价值连城的“拦网”2024,这是一个扭转乾坤的手球。虽然苏亚雷斯立即被裁判红牌罚下,但却帮助乌拉圭队免遭加时赛被淘汰的厄运。点球制胜,晋级四强,每一次出现“上帝之手”,都会给球队带来好运。
南非世界杯上,加纳是非洲最后的希望,也是最大的希望。实际上,他们也确实有能力延续非洲球迷的世界杯梦想:他们本该战胜乌拉圭队,晋级四强的。算上加时赛,加纳队在120分钟内完成了26次射门,远远超过乌拉圭队的15次。比赛数据不等于比赛结果,却很能反映比赛场面。无论是攻入前场30米危险区域次数、攻入禁区次数还是传中次数,加纳队样样占优。但他们输掉了最重要的一项,解围次数。更准确一点说,乌拉圭队比加纳队多了一次至关重要的解围,用手,而不是用脚。
如果能在比赛进行到第119分钟时攻入领先一球,失球者几乎不用指望会有奇迹发生了。所以,不必责备,甚至也不必讨论苏亚雷斯的做法是否涉嫌违反体育道德:面对加纳队的连续射门,第一次他可以用脚解围,第二次他恐怕连想都来不及想,只能用手了。这是一个不太标准的排球拦网动作,是一名足球运动员在潜意识的驱使下于慌乱之中完成的生理反应。以排球界的标准来看,苏亚雷斯的动作只能用“丑陋”二字来形容,但在足球场上,这就是“上帝之手”。
..苏亚雷斯的这一动作注定要被写进世界杯的历史:从遥远的马拉多纳到最近的法比亚诺,当他们伸出“上帝之手”并获得利益,必然伴随着一次欺骗,对裁判的欺骗。苏亚雷斯不同,他没想骗谁,在那种情况下,他也根本骗不了谁。他只是用一种冒死堵枪眼的精神,以自己领受红牌为代价,为队友们创造出了一个死里逃生,进而争取胜利的机会。
上帝再一次垂青了上帝之手,吉安点球命中横梁,约翰·蒙萨和阿迪亚又在点球大战中双双扮演了“衰哥”角色,终于彻底把加纳队拉下了马,把乌拉圭队扶了上去。再不会有比马拉多纳更著名的“上帝之手”,但毫无疑问,苏亚雷斯领到的那张红牌,是世界杯历史上最有价值的红牌。
国安被判罚点球,点球毫无疑问,但裁判员并没有对巴坎布出牌,就明显是裁判手下留情了,而鲁能吉尔被判罚点球,也说得过去,但鲁能有些亏。
鲁能主罚角球,国安门将侯森高高跃起,但并没有碰到皮球,身后的巴坎布右手触球,虽然实在搞不明白巴坎布为什么在禁区内使用这样的防守动作,你可以说他头被门挤了,被踢了,但这的确是故意手球了。
是不是侯森冒顶造成巴坎布下意识手球呢?显然不是,巴坎布跳起的瞬间,右手就是高高举起来的,并且巴坎布身后的另一名国安球员也是同样的防守动作。
所以说,假如巴坎布没有碰到球,那么巴坎布身后的国安球员也同样会手球。
这样的动作,裁判员不判罚点球,恐怕就没天理了。
鲁能吉尔的点球就比较冤了,吉尔是滑倒后失去重心,正好手臂挡住了球的路线,有些亏,但裁判员判罚点球,也说得过去。
足球竞赛规则中,关于点球的认定主要有一点:球打手还是手打球。球打手不是故意手球,裁判员不一定判罚点球,但手打球绝对是点球。
根据这个规则,巴坎布绝对是手打球,判罚点球毫无疑问。而吉尔则是被动的球打手,裁判员是可以不判罚点球的,如果说给裁判员判罚点球找一个理由,那么就是足球竞赛规则中的第二条:球与球员的距离。这条规则说的是假如球从远处过来,球员没有躲避,就判罚点球,如果跟球员距离较近,球员来不及躲避被球打到,可以不判罚点球。
吉尔手球,虽然是滑倒后被动手球,但毕竟改变了球前进的路线,另外由于是国安边路传中,距离较远,裁判员认为吉尔有理由躲开却没有躲避,因此判罚点球。
既然裁判员认定巴坎布故意手球却没有红点套餐,也许是他不想使得冠军争夺战早早的失去悬念吧,我实在找不出理由了。
事件回顾
足协杯决赛首回合下半场第50分钟国安中场断球后快速发起进攻,巴坎布前***入禁区此时鲁能球员吉尔倒地手臂触碰到皮球改变了传球路线,巴坎布第一时间向主裁判投诉,之后在视频裁判的提示下主裁判示意点球。
中超君观点
首先,这粒点球的判罚有一定争议。从慢镜头回放看吉尔手臂确实触碰到皮球,并且改变了皮球的运动轨迹,但客观的分析吉尔倒地绝对是个意外,原因可能是草地湿滑导致,因为这已经不是本次比赛第一次球员倒地了,倒地后吉尔用手臂支撑自己的做法合乎逻辑,可以理解为无意手球。
其次,董路在直播中说到点球的判罚取消了有意和无意之分一说是明显的错误。根据国际足联的规定无意手球主裁判可以不判罚点球,而有意手球必须判罚,这项规定并没有取消,董路的说法有明显的倾向性。根据规则手臂与皮球接触的瞬间球员无抬手的动作就可以认定为无意手球。
最后,有意思的是在董路评价完之后国安禁区内朴成出现手球,这一次主裁判观看过回放后认为是无意手球,所以没有给点球。有意无意的区分最主要还是根据主裁判的个人意念,对于吉尔这粒点球的判罚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